中国海油
600938 |
0%
|
最新:25.77
开盘:25.85 昨收:25.77 |
开盘%:0.31%
振幅%:2.1% 换手%:2.29% |
最高:26.31
最低:25.77 量比:2.18 |
总市值:12248 亿
流通值:771 亿 成交额:30 亿 |
中国海油股票概况
中国海油,即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其A股代码为600938,港股代码为00883。截至2025年2月7日,A股收盘价为27.01元,总市值为1.28万亿元;港股收盘价为18.660港元,总市值为8869亿港元。
公司背景与实力
公司类型与注册资本
中国海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属的特大型国有企业(中央企业),注册资本为1138亿元人民币。
员工数量与分支机构
公司拥有98750名员工,设有天津、湛江、上海、深圳四个上游分公司,展现出强大的企业规模和实力。
业务范围与业绩
业务范围
中国海油主要从事油气勘探开发、专业技术服务、炼化销售及化肥、天然气及发电、金融服务、新能源等业务,业务范围广泛。
业绩表现
公司在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56位,显示出其卓越的业绩和在全球能源行业的领先地位。
发展方向与战略
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海油将重点加强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海上风电等新能源业务的布局和发展,致力于推动公司业务的持续稳健发展。
发展战略
公司将继续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以应对全球能源市场的变化和挑战。
总结
中国海油作为一家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的央企,在油气勘探开发、新能源业务等多个领域具有领先地位和强大实力。未来,随着公司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国际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中国海油有望继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为全球能源行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海油: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13%】8月27日电,中国海油(600938.SH)公告称,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76.08亿元,同比下降8%;实现归母净利润695.33亿元,同比下降13%。公司决定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每股0.73港元(含税)。
【中国海油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全面建成】8月22日电,中国海油22日宣布,中海石油大榭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在浙江宁波全面建成,对推动国家重质油高效转化、提升高端化工材料自主可控能力有重要意义。该项目总投资额为210亿元,此次投产的核心装置每年产能达320万吨,可年产聚合级乙烯和丙烯达120万吨,这两种产品是加工矿泉水瓶、食品包装袋、化纤衣物等日常生活用品的最基础原材料,事关老百姓“衣食住行”。该装置投产后,大榭石化烯烃每年产能达到180万吨,成为全国规模最大重质油直接转化制烯烃生产基地。
【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到石油石化企业调研】8月21日电,据国资委网站消息,近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到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调研。张玉卓强调,要持续提升能源供应能力,聚焦主责主业锻长补短,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积极参与国家战略储备体系建设,积极优化海外油气资源布局,拓宽能源保供大通道,切实把能源的饭碗端得更牢更稳。要加大转型发展力度,增产高效油品和高附加值化工品,构筑自主创新硬核能力,集中力量突破深水深层、新区新领域勘探及高端新材料开发等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进绿色能源转型,打造高端化工品及化工新材料产业链。要努力实现高质量的稳增长,科学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市场变化趋势、产业发展态势,坚持苦练内功,抓好降本增效,扩大有效投资,实现有效益的投入、有利润的收入、有现金流的利润。
【吨级无人飞行器首次完成海上平台物资运输】8月3日电,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自主研发的吨级以上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首次实现远海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这一突破不仅创新了海上物资补给模式,更标志着我国在海陆低空物流场景应用中迈出关键一步。我国自主研发的2吨级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凯瑞鸥”,装载新鲜水果和紧急药品等物资,从深圳陆地起降点起飞。经过58分钟的跨海域飞行,降落在距离深圳海岸线150公里的海上油气平台,成功完成了运输任务。
【中国海油等在宁波成立仓储公司 注册资本22.14亿】7月25日电,天眼查显示,近日,中海油甬能(宁波)仓储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李戎戈,注册资本约22.14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含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仓储设备租赁服务、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中国海油旗下中海石油化工进出口有限公司以及宁波开投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我国渤海又一亿吨级油田投产】7月22日电,中国海油22日宣布,位于我国渤海的亿吨级油田——垦利10-2油田群开发项目(一期)顺利投产,标志着我国海上最大规模浅层岩性油田正式进入生产阶段。垦利10-2油田位于渤海南部海域,区域平均水深约20米,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亿吨,是渤海湾盆地凹陷带浅层发现的首个亿吨级岩性油田。据了解,该油田分为一期、二期两个开发项目,此次投产的一期开发项目计划投产开发井79口,预计高峰日产油气当量约3000吨。
【中国海油:在南海深层首获变质岩潜山勘探领域重大突破】7月16日电,7月16日,记者从中国海油了解到,该公司在南海深层首获变质岩潜山勘探领域重大突破。涠洲10-5南油气田位于南海北部湾海域,平均水深37米。探井WZ10-5S-2d钻遇油气层211米,完钻井深约3362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400桶,日产天然气16.5万立方英尺,实现了中国海域首个变质砂岩、板岩潜山勘探的重大突破。
【7月10日资金流向】主力净流入行业板块前五:大金融,券商,医药,房地产,银行; 主力净流入概念板块前五:国企改革,一带一路,参股基金,长三角一体化,央企改革; 主力净流入个股前十:招商银行、中国海油、北方稀土、中国平安、万华化学、东方财富、阳光电源、天风证券、包钢股份、京东方A
【中国海油:委任张传江为公司董事长、非执行董事】中国海油7月8日公告,公司董事会宣布,自2025年7月8日起,张传江获委任为公司董事长、非执行董事、提名委员会主席及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席。张传江将任职至公司2025年度股东周年大会召开之日,且将有资格于该股东周年大会上参与重选。
【绿色甲醇首次加注国产双燃料船舶】7月2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国内首批以城市垃圾为原料的绿色甲醇,在海南洋浦港完成国内首制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洋浦”轮的加注作业。绿色甲醇由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以城市餐厨垃圾、动物粪便等废弃物发酵产生的沼气为制作原料。本次加注作业采用“陆—船”方式完成,实现了首艘国产双燃料(甲醇+柴油)船舶在国内港口的首次绿色甲醇加注。
【中国海油:“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全面投产】6月25日电,据中国海油消息,6月25日,中国海油宣布,我国首个深水高压气田“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全面投产。至此,“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23口水下气井均投入生产运行,最高日产能达1500万立方米,成为国内产量最大的海上气田。
【“深海一号”大气田二期项目全面投产】6月25日电,中国海油25日宣布,公司在南海水域的“深海一号”大气田二期项目全面投产,标志着我国最大海上气田建成。
【我国首个深水高压气田“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全面投产】6月25日电,据中国海油消息,我国首个深水高压气田——“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全面投产。“深海一号”气田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最大作业水深超1500米,地层最高温度达到138摄氏度,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超1500亿立方米,分两期开发建设。一期项目于2021年6月投产,二期项目在南、北、东3个井区部署12口水下气井,新建1座导管架平台、1套水下生产系统、5条海底管道及4条深水脐带缆,构建起地理跨度超170公里、水深跨度超1500米的超大规模油气生产设施集群。
【中国海洋石油:签署哈萨克斯坦Zhylyoi区块油气勘探与生产合同】6月24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宣布,旗下全资子公司CNOOC Hong Kong Holding Limited与哈萨克斯坦能源部及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签署了Zhylyoi区块油气勘探与生产合同。Zhylyoi区块部分位于哈萨克斯坦阿特劳地区,部分位于里海哈萨克斯坦海域,面积约958平方公里。根据合同规定,该区块勘探期第一阶段为9年,中国海油和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分别拥有Zhylyoi区块50%的权益。双方将成立联合作业公司,共同担任作业者。
【石油板块逆市大涨 高瓴资本此前调研中国海油】6月14日电,6月13日,石油板块逆市大涨,多只个股涨停。统计显示,近期中国海油、泰山石油获机构调研。泰山石油6月11日获多家机构调研,泰山石油表示,国际原油价格受政治、经济环境和货币政策等因素影响,从而影响成品油价格。公司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另外,公司2024年盈利创近十年新高,主要原因包括成品油采销差高于同期、市场占有率及客户管理优化、新能源转型与数智化升级等。中国海油5月底获逾30家机构调研,包括高瓴资本等。中国海油表示,未来几年,公司国内和海外产量都将持续增长。公司在国内和海外均取得多个重要油气新发现,多个新项目在建或即将投产,同时随着工程标准化、优智钻井的应用,项目建设增速增效,将有力支持未来产量增长。国内产量增长主要来自渤海,海外主要来自圭亚那和巴西。
【台风将影响海南海域海洋油气勘探开发,中国海油撤离海上作业人员】根据气象形势研判,今年第1号台风“蝴蝶”将对海南海域的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设施造成影响。中国海油驻琼单位全面启动防台风工作,组织受台风影响较大的4个作业海区内的全部作业装置按照应急部署展开应对。截至昨天18时,中国海油已经协调直升机、作业船舶等提前撤离海上作业人员超580人。海上移动作业设施主动驶离危险区域,固定生产设施调整作业计划、采取防风防雨举措。
【2025国际化工创新展览会将于7月亮相北京】6月10日电,据中国石油消息,2025国际化工创新展览会将于7月14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据介绍,展会将构建“国家队+地方集群+创新企业”协同展示矩阵。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央企将悉数登场,集中展示基础化工、石油炼化、新能源、AI大数据等关键领域的重大核心技术和创新成果;来自不同省区市的龙头化工企业将与地方企业携手,组成联合展示单元,生动呈现地方特色产业集群的建设成就与发展蓝图。此外,由华为技术等众多高新技术企业组成的创新方阵,也将成为展会亮点。
【中国海油宣布涠洲5-3油田开发项目投产】6月9日,从中国海油获悉,其所属的涠洲5-3油田开发项目已投产。 该项目位于南海北部湾盆地,平均水深约35米,主要生产设施包括1座自安装井口平台,并依托周边已有设施进行开发。计划投产开发井10口,包括7口生产井、2口注水井和1口注气井。预计2026年将实现日产约1万桶油当量的高峰产量,油品性质为中质原油。 中国海油拥有该项目51%的权益,智慧石油投资有限公司拥有49%的权益。
潜能恒信:海外全资公司智慧石油与中国海油共同合作开发的中国南海北部湾 22/04 合同区涠洲 5-3 油田开发项目于2025年6月6日正式投产
【潜能恒信:涠洲5-3油田开发项目投产】6月9日电,潜能恒信(300191)6月9日早间公告,公司海外全资公司智慧石油与中国海油共同合作开发的中国南海北部湾22/04合同区涠洲5-3油田开发项目于2025年6月6日正式投产。中国海油拥有该项目51%的权益,智慧石油拥有49%的权益。目前涠洲5-3油田开发项目的其他开发井仍在持续作业中,预计2026年完成全部10口开发井的钻完井作业并陆续投产,预计该项目2026年实现日产约1万桶油当量的高峰产量。油田投产有助于增厚智慧石油和公司收益,对公司的经营性净现金流和净利润均有较大贡献,进一步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渤海最大油气平台今日完成海上浮托安装】6月8日电,今天(6月8日),记者从中国海油获悉,渤海亿吨级油田群——垦利10-2油田群开发项目(一期)中心处理平台,将完成海上浮托安装,打破渤海区域油气平台尺寸和重量纪录,为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增储上产打下基础。中心处理平台完成安装后,将进入调试阶段,预计年内投入生产。(央视新闻)
【中企参建巴西梅罗油田四期项目提前投产】5月28日电,由中国海油参与建设并拥有权益的巴西盐下超深水油田梅罗油田四期项目近日实现投产,较原定计划提前两个月。中海油巴西公司总经理黄业华说,梅罗油田共四期项目均采用全海式开发模式,前三期项目自投产以来保持良好生产状态。第三期项目于去年10月投产,今年5月中旬达到日产18万桶的产量高峰。此次梅罗四期提前两个月实现投产是油田高质量联合开发成果的体现。巴西拥有储量大、禀赋佳的深水油气资源。梅罗油田位于巴西东南海域桑托斯盆地里贝拉区块西北部,本次投产的梅罗四期水深在1800到2100米之间。
【中国海油宣布巴西Mero4项目投产】5月26日电,中国海油宣布巴西Mero4项目已于巴西利亚时间5月24日安全投产。据悉,Mero4项目所用FPSO是全球最大的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之一。该FPSO于2024年12月在中国完成集成建造,2025年3月抵达目标海域,设计原油日处理能力18万桶,天然气日处理能力1200万方,日注水量25万方。项目投产后将使油田整体原油日产量提高到77万桶。 (证券时报)
【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项目投用】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在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1平台投用,标志着我国在海上碳封存利用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央视新闻)
【我国应用无人平台远程开发的海上稠油油田投产】5月3日电,作为应用无人平台远程开发的海上稠油油田,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番禺11-12平台3日在南海东部海域成功投产。番禺11-12平台是番禺10/11区块联合开发项目的核心设施,位于距深圳东南方向200公里、水深约114米的海域,高150.8米、重约7000吨,其在“台风生产模式”、远程复产、复杂原油处理等方面实现了新突破,平台具备智能采油、智能设备运维、智能安防等功能,相较传统开发模式,采用无人化设计不仅可降低工程投资,同时每年可节省运维成本超千万元。